✿期待許久的一次展覽,終於抽空過來了!
「最近實在拍了太多照片,我的手機容量似乎又不太足夠了,所以得加緊腳步趕快把積累許久的文章都給貼出來。這個暑假真的是忙碌到一個極致,但或許以好的角度來講,就是良好運用到每一天的時間。」
已經很久沒有來到台北故宮,其實Sylvia 一年大概會來幾趟,瞧瞧有什麼新的展覽。故宮博物院的展覽🎭一直都維持在很高的水準,我覺得自己很幸運,從小就培養了逛展覽的習慣。對Sylvia 來說,看展覽是一種享受,如果可以,真的希望每個週末都能空下來感受藝術的氛圍。
-
這次來到故宮,是為了參觀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。還記得 3 月 13 日開放訂票的那天,我立刻搶下了【大都會名作展】的早鳥雙人紀念套票🎟️。更幸運的是,這次門票還是媽媽贊助的,所以我心裡提醒自己一定要不留遺憾,把這段觀展時光發揮到極致。
-
藝術最迷人的地方,就是它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。這也是它讓人著迷又抓狂的原因。每一幅畫背後都有故事、有創作的核心動機。藝術家在早期、中期、晚期的作品裡,可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面貌,而這些轉變往往也代表了他們內心狀態的起伏。喜悅、悲傷、糾結、無力……這些情緒似乎都能從畫面中流淌出來。🌊
-
Sylvia 看畫的方式很隨性,不會用太學術化的語言去框架作品。我不喜歡在藝術面前築起一堵牆,把人隔在外頭。對我而言,看畫就是去感受、去對話。站在作品前,Sylvia 可能不會只看最顯眼的地方,而是觀察整體結構:色彩、比例、技法,甚至是那些隱晦的呼應細節。這些細節雖然不會被特別點出,卻是作品最耐人尋味的地方🍒。
-
在這次展覽中,最吸引Sylvia 的是愛德華·維亞爾(Edouard Vuillard)的《與華洛奇的自畫像》(Self-Portrait with Waroquy)。很多人或許不會特別停留,但我卻被這幅作品吸引良久。肖像畫很難畫,因為只要比例或色彩稍有偏差🫧,就會顯得不自然。但維亞爾在年輕時期,卻能掌握這樣的難度,實在令人驚嘆。
-
Sylvia 自己幾乎不畫人物🐑,因為肖像需要大量的耐心與專注,而這正是我最大的短板。我常常因為想嘗試的東西太多,而無法在單一領域深耕。可是在欣賞這幅畫時,我很明白耐心的重要性——有時候,只有耐心才能換來最動人的成果。
-
走在展覽的每一步,我都抱持著謹慎與敬畏。因為對我來說,每一幅畫都是藝術家生命的一部分,每一幅畫都有我值得學習的地方。
#8月POPO創作者分享
發布於 2025-08-18,更新於 2025-08-18